数据中心 频道

设大容量多级别存储数据中心

【IT168 资讯】随着数据量的大幅增加和应用的不断完善,以往单一的存储设备已经不能支持未来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数据的优先处理,为了提升整个数据中心的使用效率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优化存储的整体架构,搭建大容量多级别的存储数据中心,已经成为目前非常迫切的事情。

  1 合理的调配数据资源,使工作效率最大化

  以我校图书馆为例,根据数据增长的幅度、数据的使用频率和效果、管理的方便易行等现状与要求,利用现有的设备力求做到以下几点:(1)资源数据的总存储容量将达到18TB。(2)在原有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分级存储技术,合理的调配数据资源,高速有效的完成各种数据提调指令使工作效率最大化。(3)数据中心使用迁移技术,在原有数据非高密度使用时能够迁移到二级存储池内,保证一级存储的有效容量和速度要求。(4)整个数据中心应该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最大程度减少管理难度和使用成本。在数据存储系统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系统数据无限增长,对存储容量的要求一再突破极限。我们将不再是面对一个个单一的存储设备,而是日渐庞大和复杂的数据存储池(数据中心)。随之而来的是管理人员迫切需要简化存储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更充分有效的利用现有类型的存储设备。因此,采用数据分级存储技术将是十分必要。


  2 数据分级存储,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所谓分级存储,就是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访问频次等指标分别存储在不同性能的存储设备上,采取不同的存储方式。这样一方面可大大减少非重要性数据在一级本地磁盘所占用的空间,还可加快整个系统的存储性能。

  2.1 减少总体存储成本 在传统的在线存储中,所有数据都存储在一线磁盘存储空间上,而由于绝大多数数据的访问率并不高,占住了大量宝贵的磁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浪费。如果把这些数据转移到存储性价比较高的存储设备上,存储成本可得以大幅降低。

  2.2 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由于绝大部分数据转移到下级存储空间上,那需要时刻保持在线的数据就少了,系统资源的占用也就少了许多,整体系统性能自然也就提高了。

  2.3 改善数据可用性 把很少使用的历史数据迁移到次级存储空间中,或归档到离线存储池中,这样就无需反复保存,减少了存储的时间;同时提高了在线数据的可用性,使磁盘的可用空间维持在系统要求的水平上,并且提高了数据读取的性能。

  2.4 数据迁移对应用透明 进行分级存储后,数据移动到另外的存储空间时,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用户和应用程序并不需要知道其数据重新分配的存储地点,使数据迁移对应用透明。

  2.5 便捷的管理 分级存储一般采用相同类型,而性价比有所差异的多个存储设备构建存储池(数据中心),一级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和维护企业中较高级别和最常使用的数据,将访问频度较少的数据迁移到低成本的二级存储设备上,由于设备类型相同,管理界面和方式比较统一,在分级迁移数据时,系统可以提供无缝的调用(完全透明的自动衔接),有效的降低管理难度和成本。


  3 具体实施方案

  我们对原有和新增的存贮设备作以下的规划与调整。(1)将整个18TB的数据中心存储池,按照分级存储的技术要求和实际应用,划分为两部分。(2)在数据的高可用性和存储的性能提升方面,可以分析不同应用程序的特点和时间顺序,将经常访问使用的数据存储在一级存储中,将大量访问频率不高的数据存储在二级存储中。(3)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数据容量大、应用内容繁多的特点,采用多次的数据逐步分批迁移,在既提高了存储性能的前提下,又保证了数据的连续可用性和安全性,做到真正的平滑升级。(4)在数据和设备的管理方面,根据分级存储的技术特性和要求,在相同的存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迁移,可以做到无缝的平滑升级,随着数据的细分和分布式存储,既提高了存储性能,又保证了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毕竟数据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而数据安全的另一有力保障就是更加有效的技术维护和服务,存储中心统一的管理平台和方式,可以更好的融合数据的分级存储管理,同时大幅降低管理及维护难度和成本,做到效益的最大化。

  图书馆中存储有大量的不同方面的历史文献的电子档案,根据时间顺序,其中与本校专业科目相关的比较新的数据访问是最频繁的,容量只占总体数据的一小部分,可以将这部分数据移入一级存储中,类似的还有比较热门的图文影视资料等等,这样可以提高所谓的“命中率”因而提升了数据访问的速度性能。另外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数据访问情况,对一级和二级存储空间中的数据进行调整。每到临近毕业,大量的毕业论文和相关资料会被频繁的访问,而不同学期的,不同年级科目的媒体教学课件访问量也会发生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后,也会大大的提高存储数据的整体可用性和性能。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