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频道

解析数据中心改造之道

  【IT168 资讯】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不断的完善和社保信息化的深入,分散的社保信息通过整合实现了大统一。在广西省社保看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新一代数据中心应该能够提升社保系统的服务水平,加强数据安全性,并且简化管理、节约投资,从而保障社保业务适应高速发展的要求。

  广西劳动保障信息化开始于90年代末。当时由于技术、人才、网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局限性,采用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是以单个统筹地区为主,设备性能的要求、业务经营办理规范性等方面的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当时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保险业务的基本需求。

  当然,以统筹地区为中心建设数据中心也是根据我国政策框架来考虑的。当时广大的参保者对劳动保障服务功能的需求是比较弱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和依赖性越来越强,之前建设的数据中心已经不能满足基本的功能、性能、业务连续性等方面的要求。随着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保信息化的深入,分散的社保信息需要进行整合,实现大统一,这就促使着数据中心改革势在必行。

  分阶段改造数据中心

  新的社会保障需求促使广西社保的数据中心建设向着更加完善,提供的功能、服务更加强大的方向前行,而数据逐步集中是往这个方向前进的第一步。2000年时,广西社保信息中心开始考虑统一建设数据中心平台,在应用方面会从某个地区的某些险种开始。建设之初,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广西社保中心距市一级的数据中心大集中还有一段距离。但随着整个信息化应用和基础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广西社保中心向建设全省统一的数据中心前进又更近了一步。

  现在,社保工作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深入发展阶段,如果再没有数据大集中系统,社保系统的很多功能和服务都无法实现,而且社保机构自身的管理水平也很难再进一步提升。

  广西社保有了先前县、市级地区统筹建设数据中心的经验,基于对现状的认识,开始对数据中心系统的战略规划进行考虑,并于2007年提出数据大集中系统建设方案。那个时候,我国正好要开展城镇居民的保险工作,除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之外,还需要把城镇的居民也纳入到医保体系。经过充分的认证和调查,也基于对社保业务的深刻认识,广西社保把技术和业务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开始规划建设一个‘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集中系统’。”

  经过对需求的分析与论证,广西社保首先开展了医保数据中心建设。并采用了H3C提供的基于以太网的万兆存储、万兆网络、万兆安全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实现了万兆端到端通路,为全区社保业务搭建起一套高速、稳定、安全的应用平台,向“五保合一”的目标地迈出了第一步。

  经过逐步地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后,广西社保目前已经完成了医保数据大集中,全省参保人员信息都集中到了统一的管理平台上。广西劳动保障厅信息中心唐彪主任介绍,以前广西社保以县、市级统筹地区为主,也就是说每个县、市都有一个数据中心,只管本地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统筹地区之间的数据是互不关联的,这必然会导致信息孤岛。但是现在我们的行政区域划分已经不能局限于县、市的业务来开展。比如说,一位参保人员在广西某个市工作,如果他过一段时间换了工作地点,去其他市工作了,如果还是独立分割系统的话,就要把在原来系统的数据全部退保,再到新的单位进行参保,十分不便。”

  广西集中式居民医疗保险系统是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之下的一个子系统,也是广西“金保工程”建设中,为实现医疗、工伤、养老、失业、生育等保险信息系统的“五保合一”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因此,广西劳动保障厅对医保系统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广西社保信息中心正在建设“金保”工程的大集中系统,包括五险的大集中系统,也就是把五险的数据大集中,把五险的应用系统大集中,通过网络将广西社保数据中心所有经办点和服务机构连接起来。系统建成后,将更方便参保人员。

  数据安全保障服务实施

  数据安全问题是所有数据大集中系统都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广西社保信息中心十分重视:“数据大集中就好比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们对篮子的保护工作要格外重视”。

  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广西社保信息中心为了解决数据大集中之后带来的安全问题,对存储的要求标准也提升了一个层次。广西社保数据中心要确保数据7X24小时不能发生丢失情况;要确保应用系统7X24小时不能停顿;要确保网络系统7X24小时不能中断。这就是广西社保数据中心的“三个确保”工作。

  正如H3C存储产品部部长龚军生表示,社保系统“大集中”重点在于保证业务连续性与数据安全性,而实现数据的集中在线存储则是其中难点。而广西社保信息中心由于采用了H3C独有的高端万兆存储设备和CDP解决方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当然,关键环节还是数据,只要数据不发生丢失情况,其他环节出现一些问题还是能够挽救的。但如果数据丢失了,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广西社保数据中心对存储的要求非常高。对存储系统的高标准要求让广西社保数据中心必须考虑足够的备份安全,而且备份安全也不能是离线的备份安全。也就是广西社保数据中心要确保当主存储出现问题时,备份存储能够立刻切换过来。另外,他们还要考虑,如果整个备份存储出了故障,应该有一个灾备系统,这样才能确保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而CDP解决方案的应用,广西社保数据不仅有效防护误操作、病毒入侵等软故障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同时解决了由于在线存储硬件故障而引起的数据灾难,有效避免了多个鸡蛋放在同个篮子的风险。现在为了保证高度的业务灵活性,广西社保数据中心从原来的磁带备份彻底转变到了磁盘备份上,毕竟磁盘备份的CDP(持续数据保护)给数据安全多加了一份保障。广西社保数据中心现在的万兆存储采用的CDP可靠程度很高,即便是主存储出现故障,备份存储保留的数据和主存储数据是一样的,马上就可以切换到备份存储,应用不会中断。而如果像以前采用的离线存储模式的话,存储出了故障,首先要采用新的存储把系统装上,再从磁带库里把数据导出来,再重新装上。这个周期非常长,而且完全有可能在重新导出数据时就会丢失一些数据。

  存储行业流传着一句话,“进去的是数据,出来的也是数据;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就是垃圾。”也就是说,要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安全。“监管”最初的这到关要把好,也就是要保证数据的安全和数据的准确性。

  从广西社保数据中心的实际经验来看,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都要“监管”。以前分县、市建设数据中心,各地的数据中心只管当地的数据,其他县、市的数据是看不到的。随着管理层次的逐步提升,广西社保数据中心在数据大集中完成后,可以监管到整个广西的参保数据。作为更高一层的管理部门,广西社保可以基于此做一些宏观的决策分析,并进行全省数据的监督管理。

  以前数据集中在各地市时,广西社保要想分析数据,就要各地市把数据传上来。这样一来,由于数据经过下面各县、市,数据是否真实、完整,还是值得商榷的。而数据大集中后,有更高一层的信息管理部门来负责和管理数据,数据在使用安全和完整性两个方面都受到了严格的保护。

  数据大集中节约投资

  社会保障系统要想有效地提高服务水平,延伸服务内容,数据大集中是必然的方向和趋势,而且需要加快建设进程。广西社保信息中心在建设大集中的数据中心时,也参考了金融机构的经验。毕竟,现在的金融系统的服务已经相当完善,银行卡全国联网,甚至到国外都可以消费、提现。如果没有数据大集中模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是根本做不到的。广西社保信息中心在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时,借鉴了一些金融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经验,由此得出合理的、完整的逻辑需求,解决了很多问题。

  首先,数据大集中给广西社保减少了重复投资。 广西14个地市,如果按照每个地市建一个数据中心来算的话,投资肯定要放大14倍。即便是最小的数据中心,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设施都要同样的复制一份,投资浪费情况很严重。而且,从系统架构上考虑,要想做到数据的互联互通,14个数据中心还需要一个能够归纳汇总的数据平台,这又增加了数据中心建设的复杂程度。

  这一问题是很多拥有分支机构的企业都曾遇到的,并且必须依靠数据大集中来解决。数据大集中是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其他问题的一个必要条件。在数据大集中的前提下,信息化建设应用也就是对数据的挖掘、使用就有了基础。简单来说,数据就是各种上层应用的基础。

  H3C相关工程师介绍,由于H3C存储系统针对Oracle数据库的在线存储解决方案,使得数据集中后的管理、使用更加方便有效,帮助广西社保优化了前端社保应用数据库的部署,也有效降低了广西社保高峰时期的响应时间。

  未来,广西社保中心数据中心建设都要围绕着“金保”工程来进行,而数据大集中后的系统建设方向更加明确,就是依托新一代数据中心平台拓展应用,为广大参保单位、参保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稳定、可靠的服务。

  看好IP存储

  在进行新一代数据中心改造时,广西社保更多地采用了H3C公司的IP存储解决方案。广西社保中心目前很多网络系统和设备都是基于IP协议来进行管理的。而如果采用FC协议存储的话,恐怕要再做另外的投资。这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显然是不现实的,毕竟仅更换FC网卡就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而如果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基于IP协议的存储,原有的不管是服务器也好,其他的网络设备也好,接入到存储的成本几乎是零,既很好地保护了原有投资,又可以让存储应用发挥到极限。而广西社保中心采用的H3C的万兆存储产品IX3620也是H3C高端万兆存储产品和CDP解决方案在社保行业的首次应用。

  应用万兆存储的理由很简单,IP万兆存储比FC协议存储在性能方面有优势。因为广西社保首先考虑的是确保数据安全。万一某一部分出现故障,就能够及时切换到备份存储,使业务不中断。

  链接

  广西社保数据中心现有的数据系统包含有400万~500万人的参保信息,但是分散在各地市的数据中心里面。开始设计的存储容量在10TB左右,目前存储量为1TB。

  广西社保中心的数据大集中系统建设的整个应用系统和数据是存储在省厅的信息中心的数据中心机房,通过网络连接到所有采用数据大集中系统的经办机构。数据采集是从下面的终端采集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库。

  所有应用,包括社会保障的各项服务工作,比如参保、登记、变更、征缴,这都是以远程终端的形式开展。新一代数据中心建完后,实际上全部经办机构点都可以依托于新一代数据中心开展社会保障各方面的工作。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