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频道

降低机房耗能成为企业KPI考核的一根长刺

  【IT168 资讯】中国联通100亿推进广西信息化,上海电信与临港集团的信息化建设都为最近升温的网络建设增加新的焦点。 

  但是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而言,各大运营商的机房才是真正的焦点。酷暑难耐,机房中的“娇贵”设备也将迎接炼狱般的考验,工作上限为25摄氏度的各种机房设备,亟需各种降温手段的保护。据专家统计,在平时,1平方米通信机房的耗电量已超过5个家庭的耗电总量,而高温带来的耗能则更为严重。据了解,在不采用任何制冷措施下,机房温度将达到60摄氏度以上,而为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必须将机房温度降低到25摄氏度、湿度50%左右。由此可以想象,今年高温酷暑给带来机房的耗能费用将令人咋舌。

  从通信生产环节降低机房耗能,降低运营成本刻不容缓,它将成为企业KPI考核上的一根长刺,不拔则成心患。可以看到,现在各大运营商针对节能减排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但这些措施却是远远不够,通信业节能减排工作不能只是局限于“少开一天私家车,少开一小时灯”等百姓环保举措之上,这些节能措施对于企业来说只是必须达到的根本,运营商真正节能能力需要从通信生产角度入手,降低机房耗能。

  降低机房耗能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采用新型技术,提高通信设备耐热问题和相关能效,利用最少的资源,提供最大的通信能力,如云计算等技术就是比较好的选择;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配套设备入手,毕竟空调、电源等配套设备耗能占据机房耗能的50%以上。更换旧有能效比低的空调,采用智能通风、局部智能制冷等多种技术手段,或是采用新型低廉的新能源,可选措施多种多样。

  目前安全顾虑以及成本回收的考虑是现在运营商“节能减排”迟缓的关键。中国移动主导研发的节能空调已经在重庆、广东、福建试用,贵州移动的新风系统将原有机房能耗降低69%。尽管影响机房耗能的主要气候因素在各区域不尽相同,但从通信生产入手,积极创新和采用高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总体思路确是解决机房耗能的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培养节能能力,宜快不宜缓。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