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频道

电信级数据中心市场面临变革

  【IT168 资讯】当前,在电信级数据中心市场,变革正不可避免。一方面,3G与全业务运营对运营商现有的数据中心(DC)的容量、能耗、应用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金融危机使运营商面临节省成本的压力,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升级和整合现有的数据中心、建设满足全业务运营需求的新一代数据中心,是运营商面临的主要课题。另一方面,国内政府和企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对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IDC业务成为运营商一片低迷的固网业务中的一个亮点,投资和收入双双取得高速增长,运营商如何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强服务支持能力,在增长迅速的IDC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成为运营商的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建设可以满足多业务运营需求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如何升级现有的数据中心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如何才能整合现有的多个数据中心以应对新业务的推出?如何在数据中心中实施虚拟化与云计算战略,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率?如何应用各种绿色节能新技术以及解决方案降低数据中心对能源的占用?……2009年7月31日,由《通讯世界》联合美国IDC公司、In-Stat公司联合主办的“2009建设下一代电信级数据中心”高峰论坛将重点聚焦对下一代数据中心需求最旺盛的电信行业,全面探讨电信行业构建新一代数据中心热点话题,深入了解电信行业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应用特征,建设思路,网络架构,运维管理,安全保护,绿色节能等众多中心议题。

运营商数据中心:全业务运营带来新挑战

  2009年,随着中国3G牌照发放、中国3大电信运营商全面进入全业务运营新时代,网络的融合、业务的融合、运维支撑系统的融合……对运营商现有的数据中心(DC)提出了挑战。数据中心在运营商的业务发展中越来越重要,正在从传统的存储中心转向与运营商各种业务应用紧密结合的、新型的应用中心,这种转变正在进行,其对运营商数据中心(DC)带来了如下挑战:

  时间对数据中心的挑战。随着重组后3大运营商的竞争加剧,运营商在新业务推出的时间要求上更加严苛,以中国电信为例,其在短短的几个月内需要推出“189”号段,需要推出各种新的套餐和固移捆绑业务,使得其对数据中心在时间的响应上要求更加严格,这就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用对数据中心的挑战。运营商的业务在转型,战略在转型,同样地,数据中心也要转型。运营商对数据中心的要求不仅仅集中于“业务”,还需要其与业务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成本对数据中心的挑战。运营商的利润率在降低,相应地对成本就更加看重,这点对数据中心也不例外。因此那些有利于降低运营商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成本的产品和技术就显得更加重要。

  环保节能对数据中心的挑战。环保节能是当前运营商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而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对于数据中心的环保节能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如何才能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打造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将是运营商在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电信运营商:IDC市场的中流砥柱

  根据赛迪顾问对未来5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环境的良好走向、IT应用建设的不断深入、产品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日趋理智竞争等等都将使得中国IDC市场释放出新的活力。在政府、电信、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的带动下,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大规模基础实施投资等将成为带动中国IDC市场增长新的动力。预计到2013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超过977亿元,2009至2013年的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24.5%。

  这其中,电信运营商仍然是数据中心市场提供服务的中流砥柱。根据IDC公司统计数据显示,当前的数据中心市场中国几大运营商占总体市场的份额达到了60%以上,特别是中国电信和原中国网通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已经占据了整体数据中心市场的半壁江山。非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商主要通过租用电信的机房等方式来提供服务。可以看到,数据中心的收入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电信运营商积极谋求转型的背后是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运营商型的IDC相比,民营IDC仍然是块弱小的势力。电信、联通等运营商型的IDC凭借网络基础资源、政策许可和规模具备先天优势,但是作为一种面向所有领域、所有人群提供的服务,电信级运营商又缺乏专业服务能力,后天不足。如今,电信运营商下大力气谋求转型,必将重视服务,向专业化迈进,这将会给民营IDC服务商生存施加更大的压力。

虚拟化技术:为数据中心变革提供动力

  全业务运营时代,IT系统和通信产品、网络、业务进一步融合,研发与业务数据也在爆炸式增长,服务器数量和管理成本与应用数量呈线性递增关系,导致IT管理和成本压力巨大。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数据中心、促进数据集中、降低IT资产及管理成本,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投资获得更好的业务成果、提高业务效率和可用性,成为运营商IT主管急需解决的问题。日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45%的受访者正在扩展或者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扩展数据中心,而43%的受访者则计划进行数据中心整合。

  Gartner的调查显示,在一座传统数据中心内,35%~50%的电力能源被用于冷却。如果以非常好的策略运行的话,这一比例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而通过虚拟化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绿色IT的理念。虚拟化技术是一个端到端的能够深刻影响企业IT基础架构管理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IT战略,它能够驱动整个组织范围内更高的IT效率、灵活度和成本节省。当前,虚拟化技术已经成为众多运营商跃跃欲试的选择,从几起已有的典型部署来看,虚拟化技术不仅实现了IT系统的高效、灵活,而且兼顾实现了低成本与绿色IT等重要目标。

  从加速应用程序部署到确保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持续可用,到避免在重建服务器时关闭服务器和桌面以进行测试和开发环境的部署,到最终降低风险、降低成本,并改进整个IT环境的灵活性,虚拟化技术拥有强大的转换IT基础架构的能力,从数据中心到桌面。虚拟化将是对运营商基础设施和运营影响最大的技术之一,它将改变运营商的IT管理模式,包括系统的架构方式,以及如何推出多元化的电信服务和确定资费政策等。

向虚拟数据中心转变

  当前在电信行业,虚拟化技术正在引起越来越多运营商的关注,它对运营商的IT部门将提供以下帮助:降低硬件复杂性和网络独立性,减少IT支持干涉与管理成本;减少网络设备的维护和变更需要,帮助实现各种测试环境;网络服务虚拟化,备份恢复与灵活迁移更加简洁。虚拟化技术加固了运营商数据中心并为未来的增长节省了更多的能源,这不仅可以帮助运营商IT部门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项目需求,而且搭建一个统一的、集中式管理的、易于支持的、虚拟数据中心的基础结构平台。

  在虚拟数据中心的基础结构平台中,显而易见的改变是:服务器效率提升、成本与能源节约。

  相关已经实施虚拟化全面方案的运营商的专家介绍,以往每年花费在服务器部署上的成本相当高,大多数成本用于服务器的更新,每年花在更新服务器与维护服务器的成本成为IT部门的主要开销。通过使用虚拟服务器和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只需通过升级目前的服务器与更新部分服务器硬件,就可以节约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费用。通过最大化服务器的利用率来实现最小化服务器的数量,通过使用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来量化系统性能,以判断哪些系统可以承担额外的工作任务,让IT负责人及时了解到虚拟化的综合信息,从而满足服务器过去的性能表现和现有的业务需求。在执行虚拟化升级前,大部分物理服务器的实际使用率只有50%,通过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将使虚拟化的主机能够在虚拟服务器和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器的帮助下超过70%。

  虚拟化创造了一个管理更高效的服务器体系架构,为系统灾备方案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通过虚拟机服务器间的迁移,在不影响服务的情况下,数据中心可以快速进行服务器的计划内维护,提供与系统平台无关的、宿主机和虚拟机数据备份。这将大大减少服务器恢复时间,能够从几个小时变成“分钟级”,并节省80%的服务器设备成本。通过使用基于虚拟化的备份方式,电信运营商还可以减少冗余的灾备数据中心。例如,不少运营商的数据中心随着业务的发展需要搬迁,而数据中心要连续地应用,如果一两千台服务器要在新的大楼中原封不动地“克隆”出来,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运营商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在逐步的搬迁过程中,只要一台服务器可以承担10台、20台老服务器的应用,就能保持业务连续运转,然后再局部地完成整个数据中心的搬迁。

  虚拟化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它可以实现服务器的隔离和相互独立,不需要为某个应用单独配置计算资源,而使它们一起共用资源。这样一来,计算资源变成一种立即生效的、按需提供的服务。

  虚拟化的一大魅力是能够在系统架构中动态地添加、更新各种服务器计算资源,提供构建动态IT系统的技术基础,更容易获得服务质量保障。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利用虚拟化,可以在很短时间重新定位和恢复应用服务器,提供服务。这种“主动式”系统架构维护代表更加高效的计划内和计划外的宕机时间维护,在不中断关键业务服务的前提下,实现更短的服务器维护时间。

  在能源节约方面,运营商正在大力推广绿色IT以及达到政府部门和集团要求的节能降耗指标,通过服务器整合实现系统简化,提高系统利用率,减少设备数量,从而达到节省耗电、空间及冷却等IT成本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大量的碳排放,减少对大气层的污染,还给地球更多的绿色。虚拟化技术的运用将帮助企业平衡不断发展的业务和日益重要的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重要战略。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