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公司2001年市值超过两千亿美元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就算被人铭记却已无法重演。究竟是谁成为了IT业界的后羿?微软?IBM?我认为都不准确,真正的后羿正是Sun自己。
Oracle或将出售Sun硬件业务
8月28号,有外媒报道Oracle可能出售Sun硬件业务给惠普。
就在三个月多前的5月8日,Oracle CEO 埃里森还公开表示不会出售Sun硬件业务:“我们肯定不会退出硬件业务。如果一家企业同时拥有硬件和软件业务,其软件性能会更好。这也正是苹果iPhone智能手机性能好于微软Windows Mobile手机的原因所在。”但当被问及计划如何将Sun的硬件业务扭亏为盈时,埃里森却没有明确的答复。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Oracle大概并没有真正打算重振Sun硬件业务。有时候有些话也许反着听才是正解。站在Oracle的角度想想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出售Sun硬件业务。Oracle作为一家软件公司,与诸多硬件厂商本是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一旦大力发展Sun硬件,昔日的互利合作将变成明日的激烈竞争,换了谁也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为了毫无保障的未来而放弃现在手中抓紧的一切。况且,硬件利润率再高也无法同软件媲美。所以说,Oracle出售Sun硬件才是合乎情理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十分认同开源商业智能软件JasperSoft公司的首席执行官Brian Gentile的分析,他认为从长期来看,甲骨文不会对硬件和系统业务有什么兴趣,且将陆续为这些业务找到买家,因为 “甲骨文软件业务的毛利润率在90%以上,因此它不会对硬件和系统市场感兴趣。”
Sun成了自己的“后羿”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拥有优秀技术的Sun走到今天这条路?有分析认为是因为只关注高端市场和硬件业务等。我认为一句话就是Sun走错了方向,而且Sun并不擅长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利润,最终导致Sun未能沿着成功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从 1986 年到 2001 年,Sun营业额从 2.1 亿美元涨到 183 亿美元,连续十五年保持年平均增长率36%。Sun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居安思危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胜利蒙蔽了双眼的Sun没有意识到虎视眈眈的微软,仍然将眼光牢牢锁定在硬件销售上面,直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其硬件业务遭到致命一击,Sun作为顶尖IT厂商的辉煌便画上了句号。
按说Sun的Unix系统相当优秀。事实证明,包括 Solaris 在内的各种 Unix 操作系统比 Windows NT 能更好地利用计算机资源,尤其是当计算机系统庞大、用户数量巨增时。
不过从Sun的实际经验看出:拥有最优秀的技术未必能傲视群雄称霸武林,技术必须得与市场结合才行。
可遗憾的是,Sun未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其操作系统支持的应用远少于微软,而且微软还占了一个便宜就是,很多人家里用的就是微软操作系统,接受其Windows NT操作系统就会比较容易,而Sun的操作系统则相对更复杂,尽管它性能更强大,但是人天性懒惰,简单的技术和商品才会获得市场青睐。毕竟用户买产品就是为了使用,而不是花钱买罪受。
高手过招,能看出的步数越多胜算才会越大。我认为Sun走到今天与其领导者的经营理念关系颇大。没有意识到操作系统普及的重要性;没有花力气去研发和推广更多可用于Unix的应用软件。2006 年,在Sun度过二十多个春秋的创始人Scott McNealy卸任CEO,偏向软件的Jonathan Schwartz接替了他的职务,推动Solaris开源、软件开发和公司向服务导向转变。
可是瞬息万变的商场上,错过非常好的战机,即使做了同样的战略部署,也难以绝地反击了。而且Sun的运气实在不佳,调整好方向了却遇又到了经济危机,业绩下滑,难以挽回亏损局面,最终以投奔Oracle谢幕。
结语:
有目共睹,没落贵族Sun走到今天这一步绝不是因为技术实力薄弱,而是因为走错了方向,最终成了自己的后羿。走错方向,走得越努力,距离正确的结果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