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频道

掌控BOM 玩转ERP数据中心

结构批量解BOM分数难题
 
  沃奇公司生产的产品DT0484,要用到一种PVC料,一套产品用到的量是0.002千克,这时,输入的时候要输入0.002。在输入过程中,很可能漏输了一个0,变成0.02。这种失误,是可大可小的。若这种PVC料便宜,那多了也没什么,但是,若这种PVC料非常贵,或者生产次类产品特别多,那误差就会非常大,光PVC料的成本就扩大了10倍。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ERP系统中引入了结构批量的概念。在上述情况中,我们可以把结构批量设置为1000,那么在BOM用量里,就可以输入2,而不用输入0.002。在计算物料需求时,会自动转换,变为2/1000=0.002。其实,有些ERP系统中,强行应用结构批量的,只是默认的是时候,结构批量为1,察觉不出来而已。
 
  结构批量的另外一大应用就是在包装材料上。假设,我们要生产1200套DT0484产品,其中,3套产品用一个外包装箱,即一套产品用到0.333个外包装箱子。
 
  若没有结构批量的话,那在BOM里就要设置外包装箱用量0.333个。那么1200套DT0484产品,在进行MRP(物料需求计划)计算的时候,显示需要外包装箱数为1200*0.333=399.6个。在物料请购单上,还要人工的去修改,改为400个。
 
  而如果应用结构批量的话,结果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在包装材料的结构批量里设置为3,在BOM用量里填为1。通过系统自动运算,一套产品的包装箱标准用量为1/3=0.333个。在跑MRP运算时,跑出来的结果为(1200/3)×1=400套。
 
  也就是说,在跑MRP运算的时候,系统把运算顺序做了调换,传统模式下,运算公式是:产品数量*(BOM用量 / 结构用量);而在ERP系统运算的时候,变为了(产品数量/结构用量)* BOM用量。显然后一种采用了结构批量的运算很好的解决了包装箱用料分数的难题,减少了许多人工修改运算结果的重复工作。
 
服务也是BOM物料
 
  BOM里的物料不全部是采购件或者半成品,还有一种非物质的东西——服务。同样是生产过程中不过或缺的因素。为了事前做好“服务”的安排,也需要将服务这种特殊的物料纳入BOM中来。
 
  然而,若将服务列入BOM中,又如何入库验收和计算库存金额呢?把非物质的特殊物料——服务与采购件等实物同等对待,显然不可取。其BOM控制流程如下:
 
  (1)在运行MRP的时候,将服务与其它物料一样,生成“物料请购单”(物料需求单);
 
  (2)在由“请购单”生成采购单的时候,不需要生成采购单,而只需要生成一张服务需求单,让相关部门去安排人员。没有采购单,系统也就不用入库,库存金额也不会增加。因此,在计算库存金额时,实际上是没有包括服务金额的;
 
  (3)然而,“服务需求单”也相当于一张采购单,该单据有两个控制状态,一是已安排,表示已经安排人员;二是服务完工,表示服务已经完成。只要当单据状态为“服务完工”时,财务部门才能根据这张单据做结帐动作;
 
  (4)在计算成本的时候,服务与其它普通物料做同等处理,一并计入生产成本。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