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频道

历史与实现 不断演变的数据中心

   【IT168 专稿】我国的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到八九十年代进入了大规模的尝试性应用阶段,在2000-2006年,则是信息化建议蓬勃发展的时期,自2006年以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信息化融合,包括“信息孤岛”的整合,数据大集中,服务器整合,多网合一,IT与业务的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等等,而数据中心正是发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基石。

    数据中心又叫服务器农场(server farm),它用于容纳计算机系统和相关的组件,如通信和存储系统,通常包括冗余的或备用的电力设备,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以及环境控制(如空调,消防设备)和安全设备,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 

图 1 一名运维工程师在数据中心控制室中监视网络情况

数据中心历史漫谈

    数据中心的根源来自早期计算机领域巨大的计算机房。早期计算机系统体积非常大,本身就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同时运行和维护也都很复杂,需要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运行,因此需要许多电缆连接所有的组件,如标准机架安装设备,高架地板和电缆盘(或安装在屋顶或架空在地板下)。此外,过去的计算机也需要大量的电力,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专用的计算机房和冷却系统可以对散热效果进行较好的控制。安全也很重要——那时计算机是很贵的,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或重要的经济科研领域,因此对计算机的访问受到了严格的控制,比如在我国石油勘探行业就流传着“玻璃房子”的故事,美国为防止早期从美国进口的计算机被用于用事用途,往往派美国人来管控计算机房,中国人上机还需要得到批准才行。因此,专用的计算机房是必须的,这就是数据中心早期机房的雏形。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微机市场一片繁荣,大量计算机被部署到世界各个角落,但很多时候很少有人关心过对这些计算机的运维要求。然而,随着IT运维变得越来越复杂,数据丢失现象越来越普遍,所有公司开始意识到需要控制IT资源。特别是随着90年代客户端/服务器计算模式的普及,微机(现在叫做“服务器”)开始在过去的机房中寻找它们的位置,使用廉价的网络设备,加上标准的网络布线,人们开始采用分层设计,将服务器单独放在公司的一间特殊的房间中,于是就使用“数据中心”一词表示特殊设计过的机房,大约就是这个时候“数据中心”这个词开始流行开来。

    在互联网泡沫期间,数据中心得到了蓬勃发展,公司需要在互联网上建立可以不间断访问的网站,而这要求具有快速和可靠的互联网连接。于是出现了许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公司,这种IDC的建设是非常昂贵的——物理房屋、设备、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使得这些大型的数据中心成本非常高。IDC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手段为运维提供了可伸缩的能力,这些做法最后成功迁移到企业的私有数据中心里。

    截至2007年,数据中心的设计、建造和运维已经形成了非常规范的规程,如电信行业协会(TIA)等专业机构推出了被行业认可的设计标准。同时,数据中心的一些运行指标也被开发出来,用于评估中断对业务的影响。目前,仍然有大量的操作规程正在开发,而且绿色、节能、环保的数据中心也开始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