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 频道

2015年度论坛主会场 共话数据中心建设

  华为中国区网络能源解决方案销售总部总工程师杜坤:《极智节能,慧享简单——模块化指挥数据中心建设》

  第一、目前业务数据正在极具爆发的过程中,但是整个网络或者通信行业的飞速发展,导致整个数据中心的业务,实际上建设分两部分:第一个整个大型化数据中心集中一个爆发,现在数据中心一些网点配合。如何去建设这个场景是非常重要,现在最大的问题,在大型数据中心爆发式的增长,如何建立一个合适、合理切合用户的数据中心。这里首先谈到一点,增长迅速之后我们建设还是在一些比较缓慢的过程中。比如咱们的数据中心如果提到技术设施,风火水电是我们碰到最常见的问题,最传统的模式都是按照一步到位的模式规划,包括我们电、UPS、空调、水等相关东西都是一次性按照容量规划这样的业务。规划业务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很多人没有这样的经验或者没有这样的能量,因为没有前人给我们的能力,决定这个数据中心到地上业务,或者这个业务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况。

  第二、既然业务上线,上下之后如何保证业务快速运行。在现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可以看到整个业务上线和运营一定非常迅速,及时响应到客户的需求。我们短时间之内整个业务上线是无法预估的,但是在匹配这块业务的时候,如何做到真正核心的业务设施,如何准确的匹配这是很难的,目前这一块也是所有业务和业主最头疼的问题。

  这里面要提到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既然要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再申请一个合理,比较有用的环境之后。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建?这个建谈实际就是主业务,再谈到实际就是机会,如何在一个有限时间内不知你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最主要来说,传统业务整个功能模块相对独立,相对结构间、走廊等等相对独立,这里面有一个优化布局对比。如果现在用一个先进化模块对比,在同等基础上可以做到250个,如果传统通道只是单纯机会,大家只是建了235个,如果不按最传统配比只有212个。在以后的数据爆炸和增长中,尤其我们单个最主的业务模式能放更多的机会,或者整个收入会更加好,这也是我们为业主解决的问题。

  当然我们IT设备有很用的一个数据,或者很有意思的数据。给出一个数据报告,现在看到整个数据中心运维,大部分数据处在不太饱和的情况下。第一组数据看到电、数据、容量都可以看到在70%左右,这是我们认为是一个合理的数据中心,在IT层面上资源已经达到比较优化利用的数据中心。但是下面就比较明确,电、冷只有50%,但是机会容量已经达到一个饱和。就是数据容量就是IT和基础设施没有配合,联动上导致你的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

  回到基础设施本身,对于基础设施衡量基础设施最有效的一个值,就是POE,如何利用如何明确?能量的使用或者整个运维的费用花在哪里?这里面有一个数据对比出来,目前包括北京、公信部建都1.5、1.6,但是看大于1.8数据中心比比皆是,但是最高数据中心能到2.0、2.5以上。我们只看1.5、1.6,如果数据中心每天在电费花费超过2000万,这个数字非常恐怖的。先不说全世界,结合中国体量,数据中心很明确成为全球最大耗能产业。按照这个来说,以后这样的电费消耗是难以承受,作为绿色这个值也是我们主流超导的东西。

  当然如何区别你的数据中心,真正是一个环境影响?这里面有三个因素比较明确。配合风火水电来说你的空调、水、制冷方式以及搭配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机房复杂化、人工维户困难、如何怎动化?我们最重要的三个感知。我们一个数据中心变得非常复杂,但是专业从业人员没有多少,或者您能找到多少?一个专业人员既懂IT,也要懂软件,还要包括云计算、机构等等这些基础东西。这两种方式你更愿意选哪个?这个答案毋庸置疑,如果用运维来管理节约成本我们是喜闻乐见的。我们跟南方主管聊过,现在两层四栋楼的运维机房,工程师每天早上都不用干,每天把四层楼巡视,就需要一上午。如果出现故障巡视时间就更长,这个时间也是经常忽略,也是目前应该关注的。毕竟建完之后这个运维就是我们应该最关注的一部分。

  数据中心的资源如何最大化建立:刚才提到两点很明确,我们的数据中心只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建设,一个是运维。运维从关键先一个要素,从运维真正做不到欠使用、不够使用,人员如何搭配或者如何做到最高效的应用,这是相辅相成的东西。在建设初期所有的东西,在数据中心隔地选定之后就决定了,但是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是我们所有关注的一个课题。

  业界很多友商,这是一个模块化的模式,现在很多人把很多广泛接受。从产品特点来看分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硬件层面很简单,集中供电、制冷、机会秘密通道化让把它变成一个可能。尤其一家拥有核心器件厂商更有管控健康和生命状态。或者谈级用户身上,从建设初期到使用初期,使用时间在工厂运制、安装等等做到非常合理的应用。在空间上由于高密、可复制一些特源,一些可以机动设计的大部分的适应。现在规模化的设定比较简单,一方面标准,一方面能适应目前大部分应用场景。

  当然从产品行为上来说,我们也确实存在大中小三个产品。大中小三个产品也可以很明确,目前单贵的方案,从简单规模化方案,从规模化数字方案,都可以满足所有需求,唯一区别就在于整个体量和运维大与小。刚才PUE是衡量主要指标。刚才提到如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下最大化布置你的机会?这是后续关注的问题,这是单柜解决的手段,也是我们最有效的解决手段。对于客户、业主来说,单柜的模式,除了运营模式来说这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当然这里面还考虑智能化运维,现在很多友商已经在从事这方面的一些研究,管理软件这里更多谈到跟IT层的管理软件,如何识别你的资源?我有多少个数据中心在全国分布在哪里?目前健康度是多少?使用量是多少?目前那些业务在放业务?单柜布置了那些东西,还有在哪些东西?这些软件统一管理,可以让所有用户实时知道,到底还有多大空间,资源还有多少余量,什么时候筹划下一步的建设。这一切的建设可以通过数据化全部满足。

  谈到基础设施层和达到,大家都非常研究。基础设施IT层是完全分成两块业务,之间没有任何通信,没有任何联动。基础设施规划非常完美,非常好。我们的空调选择非常好,最后上了IT业务不清楚。IT业务单柜达洗煤达不清楚,这两个截欧的断层,达不成。目前我们做一些开发,对L1层和L2实时监控,温度等,让整个IT业务温度达到一个平衡。

  我们基础设施本身来说,目前还是聚焦四点,如何管控我们风火水电,这里面一个基础管理系统是必须的。目前所能做到这条管理系统各自有各自的优势,从根本上意义上还是两套管理系统。有机整合以后,让整个用户只需要针对一套界面就可以完整管理一套数据中心,现在整个数据中心已经包含了或者已经具备了一些供单、报表等等一系列系统。目前这个阶段已经实现了全部的功能,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

  目前根据数据中心来说,华为公司所做到一些实践。首先针对所有的大、中、小型场景有完整的解决方案。根据我们解决方案的层级和应用分为500、800、1000等全系统的解决产品。在这个上来可以不解决整个解决,华为从软件层面到核心部件、整套模块系统,这在一块已经有非常多的案板案例可以供大家做信息参考。

  自动化部分,在基础设施层集中在两块:自动化供应系统和智能化供电系统。包括风扇、风能和电池,从系统级到部件级,甚至到器件级做到全生命周期的监控,在这里受到提示信息。第一知道我的数据中心已经做一些更换或者改进。另外在自动化功能系统上,目前也是后台联动,设施职能、变频智能变成了现实。这一块最大影响的数据中心单U实现这么一个概念。

  现在目前做到单柜160供配电,也就是在160平方厘米下一套解决了全系统,如果按1000功能较多支持超过20个机柜的一个模块化整合,只需要一个单个配合。另外对整套设施的监控,包括一些烟感、温感、温湿度等等照明化。

  另外在目前规模化小场景下,我们现在一个单柜也整合了两套电源,加上风能电源的整合,这样在业界来说做了一个创新的力度。

1
相关文章